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安全使用网络和文明使用网络意识,开云app安全有保障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邀请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反诈中心首席宣讲师罗永此为同学们做反诈知识专题宣讲,在讲座后开云app安全有保障的姚明明老师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对同学们进行了网络文明教育。本次宣讲和案例教学覆盖11月7日上午和11月8日5个时间段10节课程16个教学班,受益学生900余人。
反诈知识专题讲座以“揭秘电信网络诈骗的攻心计”为主题,从引用热播的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开始,罗警官指出“人有两颗心,一颗叫贪心,一颗叫不甘心。”诈骗犯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这一心理弱点,设置各种虚拟情景,通过预判受害者的心理想法,一步步引诱其进入圈套。在罗警官生动风趣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下,同学们感受了一场特别的反诈科普体验。
首先,罗警官为我们展示了大数据统计下各年龄段与不同性别的受害率。结果显示,中青年群体在被骗人群中占比最高,其中23-35岁年龄层以53.4%位居榜首;而在性别比较中,女性被骗比例稍高于男性。受害人受教育程度统计中,大专及以上的占到了近60%,身份从高校师生、高科技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到医疗机构、银行员工均有涉及。罗警官表示,各行业都存在受骗情况,并不存在学历越高越不容易被骗的说法,同学们要纠正先前的刻板印象,积极主动学习反诈知识。
接着,罗警官还对受害人的共同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绝大部分的受害人在事前都认为自己不会被骗,存在盲目自信和提防意识缺乏的现象。并播放电影《巨额来电》片段来为同学们展现诈骗窝点的大致情况,增进同学们对诈骗手段和方式的进一步认识。
最后,罗警官从典型案例出发,讲述了充话费送积分类型短信诈骗、演唱会等活动赛事黄牛票诈骗、游戏买卖装备类诈骗等常见形式,并通过互动式答题与“变魔术”等形式来让同学们亲身体验诈骗犯“攻心计”的使用伎俩。罗警官精彩的反诈知识讲座让同学们对安全使用网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课程的第二环节是以网络文明为主题,由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专题授课组姚明明老师主讲。姚老师创新地引入商学院常用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介绍与热身、案例内容阅读与回顾、小组讨论与发言、案例小结”四个环节展开。姚老师以网络事件为讨论案例,设置了“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具备网络道德素养”“如何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三个思考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同学们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分享,有效地调动起同学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与探索。在讨论结束后,姚老师从认知到理论再到实践三个维度进行案例教学总结,加深了同学们对文明使用网络的认识。

本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以网络安全与网络文明为主题,以专家进课堂和案例教学的方式,生动地为同学们普及了相关反诈知识,深化了同学们对网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让同学们多角度、多维度地了解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和爱国意识,调动起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成效。
文:吴淑慧、胡姚昕怡
图:徐屹寒